欢迎光临温州护国寺,今天是:
护国寺简介
万佛塔
 
当前位置:首页护国寺简介

相传温州护国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(627年—649年),兴盛于五代后梁乾化年间(911年—913年),历经南宋绍兴,以至明之嘉靖,历代高僧辈出,通宗明教,著书立说,兴建学院,培育僧才,四方学子接踵而至。

 其一:鸿楚为报答梁太祖赐紫衣之恩,在西山之麓建圣寿塔,塔的两面有“护国祝延”、“圣寿宝塔”的镌刻,人们推测“护国”两字即由此而出。

其二:在介绍玄觉禅师的生平资料中有一条目:永嘉大师早年出家圆寂都在西山龙兴寺。有专家考证,这里的“龙兴寺”有可能是“护国寺”。玄觉大师的《证道歌》和他倡导的“永嘉禅”名闻天下,如果这条推测成立,那么护国寺这个千年古刹就成为“永嘉禅”发扬光大的“祖庭”,它的历史影响是不可估量的!

其三:在修建寺院时,挖掘出一块由唐代文学家、书法家李邕左迁浙江丽水司马时撰写的记载宿觉禅师事迹的《神道碑》残碑,应该也算是护国寺玄觉大师“出家之地龙兴寺”的有力佐证!

民间故事:“外有护国、太平,内有嘉福、天宁”的彥语一直在坊间流传。据说张阁老在大士门建“张府基”时,皇帝赐给他造宅的栋梁,张璁嫌梁不粗,没有采用。有好事者想陷害张璁,把此事告到朝廷,皇帝龙颜大怒,追问下来。张阁老向皇帝解释说:我的老家在温州,那里不仅人杰地灵,而且佛事滋盛、寺院林立,“外有护国、太平,内有嘉福、天宁”。我把皇上恩赐的木材建造寺院了,让老百姓领受皇恩浩荡,这样定能富国强民——张璁以智慧再次赢得皇上器重。而“外有护国、太平,内有嘉福、天宁”也成了流传千古、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宣传温州丰富人文历史的广告语。

    衰落兴盛   西山地势险要,为群山之制高点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    护国寺在战乱年代总被兵营驻扎,弘法场所被侵占,僧人不得不弃寺云游他处。在宋、明朝时几经兴废。到了清朝道光年间,护国寺又迎来一次大规模修建,永嘉“邑中名士”、嘉庆年间廪贡生陈遇春有文记载此次盛事:去年山门外,光焰烛天。越三日,近寺居民,异而掘之,得方石一,石筊二,俱镌佛相,旁注“一万人同造,后五百年有福慧者重兴”十五字。该乡绅“余奇事,拓其文,赋诗记之,同人咏者二十七家,已付剞厥氏,成一小册”。可喜的是,出土的方石,石筊都被保存下来。在护国寺的钟楼旁,我们可以看到矗立在草坪上的千年文物,上面的佛像、字迹都还清晰。现任住持了证法师不遗余力,翻阅古籍书海,从中寻找到27位名家诗录,一一影印成册。乃大功德也。其中一首注明由陈瀚(闽县人)写的七律,通俗明白地叙述了当时这件惊世的大事:历劫名山五百年,拈花一笑示诸天。冬青草动浮图感,贝叶仍留香火缘。佛果有灵生再世,人教半偈出重泉。当时碑碣今修葺,古刹依然护大千。

 太平盛世,宗教信仰被推崇为平民百姓精神文化大事。护国寺在宋、明两朝几经兴废。明末崇祯年间,政局动荡,护国寺毁于兵燹,成为废墟。清朝道光年间(1821年—1850),护国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,后又因政局动荡被毁。

2000年,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,温州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及著名高僧组成修建领导小组,在了证法师的劳心劳力下,工程浩繁、耗资巨大的护国寺重建工程相继圆满完成。于20035月动工修建护国寺,占地面积约3.11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。

   修建后的护国寺建筑结构为仿唐古建,整体规划分为宗教活动、僧人生活、塔院和广场四大功能区。宗教活动区沿中轴线置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玉佛殿和藏经楼等佛教丛林伽蓝七堂制式;僧人生活区置方丈楼、法师楼、上客堂等;塔院区置五层方形仿唐式万佛塔;广场区为寺之前导,属开放性广场,两侧列植常绿乔木、七宝如来塔、牌楼和放生池等,面貌焕然一新。2008115举行开光大典,正式对外开放。

  护国寺全寺僧人、护法居士在现任住持了证法师的带领下,与十方善信共襄善举,募化缘金慷慨用于救灾扶贫、修桥筑路、助学养老、关怀都市伤残人士及弱势群体,致力倡导推进文明敬香、建设生态寺观工作,在护寺全寺僧人、护法居士共同努力下,2009年,护国寺荣膺浙江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“先进场所”;是温州市消防局定点消防示范场所;2013年护国寺荣获全国第二届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“先进单位”称号。因此,释了证先后当选为瑞安市政协第十二届常委、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等职。

  旅游胜地:

  护国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景山公园内,梵宇巍峨,山深林密,曲径迂回,风光秀丽,为浙南一大名刹,温州最大的佛教丛林之一。每逢节假日,温州市民都喜欢到这里休憩疗养,舒活肢体,调节心绪。

  前来护国寺烧香祈福的信众、了解瓯越佛教文化的游客,得以欣赏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作品。护国寺山门的对联“广大寂静三摩地,清净光明福照尊”是弘一法师的手迹;大雄宝殿正门则是浙江书法家协会主席朱关田撰写的对联:慧日高照光明世界,大观自在普度众生;正殿是林剑丹先生书写的“法明之我像生性空断烦恼,严教有情苦集灭道成菩提”,还有张索、马亦钊、胡中原等温州著名书法家的作品。

  赏书法,读对联,品辞句,悟道理,参观者在这些融美学、文学、哲学为一体的艺术作品中,接受文化熏陶,获得人生启迪。

  护国寺在历史上是浙南一大名刹,温州最大的佛教丛林,这里环境清幽,人文深厚,是历代高僧修禅、游历的必宿之地。

五代高僧鸿楚,俗姓唐,永嘉人。据传说鸿楚出生时满室霞光,少年即具慧根。他的几个表兄弟都在越州龙宫寺出家,鸿楚征得父母同意后也随表兄出家为僧。以后,鸿楚便以弘扬佛法为己任,专心致志学经参法,23岁就升为上座。当时温州郡守朱褒对鸿楚十分敬仰,唐大顺年间(890),本邑城南大云寺年久失修,时任州官上表请示皇帝要求重建,皇帝奏准,于是请鸿楚主持重建。鸿楚不遗余力扩建殿宇,重塑佛缘,使大云寺成为名刹。现护国寺保存“毗卢塔”残件,经专家考证推断,系鸿楚为报答梁太祖赐衣之恩而建的“圣寿宝塔”的构件。约于公元930左右,鸿楚无疾而终,他留下刺指血写的《法华经》,被后人奉为至宝。

  唐代广钦以及宋代处严,民国时期的能明、万定、芝峰等高僧都在护国寺禅修,都有所作为。有关芝峰法师的生平、功绩,留下的历史资料比较详细。民国18年,芝峰法师在护国寺创办浙南第一座佛学院“山家讲舍”。

  芝峰法师名家贤,字芝峰,温州乐清象峰乡深河村人,少年丧父出家,拜护国寺万宝法师为师,武昌佛学院毕业,受教于谛闲大师,号称太虚法师门下十哲。精通日文,有日文翻译经籍多种。弘一大师发现芝峰佛学研究的才能,对他寄以厚望,曾多次投书问法,192910月弘一大师因体弱多病,请芝峰为他撰写的《清凉歌》歌词作注解,芝峰欣然接受,注释完成以后,弘一大师非常满意。

  芝峰在护国寺创办“山家讲舍”时,后来任马来西亚佛教学院院长,被誉为“大马北传佛教之父”的竺摩法师、原妙果寺监院雪生法师等温州佛教史上的重量级人物,都曾在“山家讲舍”接受佛学教育,在宗教出版社出版的《大罗山佛国》一书中有文记之。

  芝峰曾任闽南佛学院教授,《海潮音》月刊总编,新中国成立,他还俗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,《现代佛学》主编,1971年在河北逝世。

一、 寺院落成佛像开光庆典法会:










二、护国山色添新景:








三、护国瑞雪兆丰年:










 
 
 
【注意】护国寺 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模仿风格或建立镜像网站
【声明】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供浏览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,用于商业出版的内容
所引发的版权、署名权的异议及纠纷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其他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本网站联系。
Copyright @ 2005-2013 All Right Reserved